赤峰及周边市区的大中型水域以养殖草鱼、鲤鱼、鲢、鳙鱼为主,由于其水质、气候条件所限,家鱼的夏花养殖及供给成为大中水域的养殖瓶颈。笔者总结出只有适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是提高家鱼出塘成活率的关键。
一、池塘准备
1.池塘清整
清塘时间选择放苗前10天晴天中午,采用干法清塘,水深10厘米左右,用量为生石灰75~100千克/亩或漂白粉30克/立方米。次日中午需充分搅动池底,使药效渗透到底泥中。
清塘后5天内用梗绳拉底泥2次,使底泥中轮虫卵暴露出来。肥水下塘可注井水30~50厘米并堆施有机肥,首次堆肥0.5立方米/亩;清水下塘在放苗前3~4天加注井水至50厘米。
2.水质检测
放苗前1~2天检测池水pH值、氨氮、浮游生物等指标,要求pH值7.5~8.5、离子铵小于0.6毫克/升、透明度30厘米左右、蓝藻不为优势种、浮游动物为小型轮虫最佳。
二、鱼苗暂养
运输鱼苗多采用塑料或筛绢网箱暂养。放苗应选择近期不会降温、无风、晴天的中午,密度30万~50万尾/亩。运输鱼苗需调温至与池塘水温一致后放苗。
鱼苗暂养投喂鸡蛋黄必须确保细度小于60目,1~4个蛋黄/万鱼苗,90%以上鱼苗吃到为宜。喂好后轻解网箱将鱼苗放入池中。
三、日常管理
1.投喂管理
前期投喂6~8次/天,后期4~6次/天;亩放30万~50万尾的池塘平均日投喂5~8千克,前一周平均数,中间一周略低,后一周高于平均数,三周后可出塘。
2.巡塘管理
早看鱼是否浮头及浮游动物量;午看摄食情况及鱼是否上浮;晚看投喂是否过饱及鱼有无暗浮头。监测投喂、加水、施肥时的异常情况。
3.水质调控
处理pH值偏高用工业盐酸调节;气泡病时泼洒食盐2千克/亩并加新水;缺氧时加注新水并用敌百虫局部灭杀浮游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