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生态混养技术

2023-05-02 17:09

南美白对虾是全球养殖产量较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养殖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因受种苗质量、气候变化及水源水质等因素影响,养殖产量与效益颇不稳定。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围垦了8万余亩集中连片的对虾养殖池塘,并探索了新型池塘水体循环利用与虾鱼高效生态混养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1.人工养殖环境

半精养池可在现有海水养虾池基础上改造,面积一般为40~50亩,池深1.5米;精养池一般为10亩左右,池深2.5~3米,最好为圆形或正方形去角成圆弧形。池塘在放养前必须做到清於、消毒、暴晒。2月份将池水抽干,清除池底杂物,整修塘埂、塘底。3月上旬池塘用漂白粉500公斤进行全池泼洒消毒。

在水槽式流水养殖鱼区内,配备2.2千瓦罗茨鼓风机与纳米管相结合的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3套;在虾池内设置增氧设备。通过相关渔业机械综合配套设施,可以达到养殖池塘与水槽的水体交换流动、循环利用及部分鱼类排泄物的清除。

2.科学放养苗种

在池塘内设置3个水槽。3月下旬,在1号水槽内放养4厘米鲈鱼种2万尾,在2号水槽内放养每尾2000克左右的青鱼4000尾,在3号水槽内放养每尾550克左右的草鱼5000尾。同时在池塘内套养每尾400克左右鲢鱼种3000尾和250克左右鳙鱼种2000尾。

5月上旬放养虾苗,选择健壮活泼、规格均匀、躯体透明度大,无病灶、活力强的南美白对虾虾苗。一般虾塘为每亩1.5~2万尾,具体放养密度可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而定。

3.加强日常管理

在池塘内全程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在饲料中添加多糖类、维生素等;在水槽内分别投喂相对应的鱼饲料,采用投饲机投喂或人工投喂;在水槽内投喂鱼饲料1小时后应进行吸污。养殖前期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中后期控制在20~30厘米。

当水槽内放养鱼种后,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24小时不间断开动。当虾苗放养后,则逐步增开增氧设备,并交替使用。做到早、中、夜三次巡塘,及时检查吃食情况、水质变化情况、缺氧浮头情况等。

捕捞以地笼诱捕方式为主,实行捕大留小。轮捕于7月中旬开始,10月下旬基本结束,11月份开始进行水槽中鱼类销售。

4.疾病防治措施

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养殖环境突变。

病毒性红体病由桃拉病毒感染,病虾表现为停止摄食,活力降低活动缓慢。应彻底清淤消毒,保持良好的水质;选购健康不带病毒的虾苗;定期全池泼洒消毒剂。

细菌性红体病由副溶血弧菌感染,全池泼枯草杆菌进行预防,定期全池泼洒二溴海因,并在饲料中添加药物。

软壳病由池塘老化、营养长期不足等原因引起。应保持良好的水质、底质,严格控制水中的钙、磷比例,酸碱值控制在7.8~8.6之间。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