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池塘的水温降低到8℃以下时鱼类便进入了越冬期。在越冬期内鱼类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新陈代谢水平降低,生长速度减缓。由于越冬期鱼类抗病力下降,做好池塘越冬期管理工作非常必要。
1.培肥水质
越冬前每亩施发酵好的牲畜粪100-150公斤培肥水质,有利于提高冬季池塘水温。
2.加深水位
结冰前要将水位加深到最佳深度,检查进排水渠道是否畅通。
3.调节水温
根据水源和池塘水温决定进水排水,推迟结冰时间。开春后勤加排水,排出低温"冰化水",加入较高水温的新水,促使鱼类尽早开食。
4.增氧措施
冰封时打2-3个冰眼,插稻草把通气增氧。冰眼处可投放少量精饲料供水温升高时鱼类摄食。
5.清除积雪
及时扫除冰面积雪,保证阳光透入水体,增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溶氧。
6.水位管理
水位下降时及时补注新水,保持适宜水位和水温。注意避免形成双层水造成缺氧。
7.水质监测
每10天测一次溶氧,过低时及时增氧。观察池边鱼虾活动、水色变化等判断水质状况。
8.日常巡查
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色和鱼类活动。保持环境安静,及时清理冰面污物。
9.鱼种放养
选择晴天中午放养鱼种,避开风雪天气,做好消毒工作。
10.恢复投喂
气温回升后应及时投喂饲料,帮助鱼类恢复体质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