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月份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最易生病的时期。由于水温较高,气候炎热,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大,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容易引起鱼病暴发。高温季节引起鱼类致病的因素很多,采用分类防治效果较理想。
一、细菌性鱼病
1.草鱼、青鱼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可用灭菌灵进行防治,发病初期每50千克鱼用药1小包即可控制。
2.鲢、鳙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亩用生石灰15-20千克全池泼洒,效果较好。
二、病毒性鱼病
由病毒引起的鱼病主要通过免疫注射疫苗进行预防。
三、水质性鱼病
主要症状是泛池,又称反塘。治疗方法:及时灌注清水,开动增氧机或泼洒化学增氧剂鱼浮灵、过氧化钙进行急救。
用药时要注意:
1.药物在混合使用时要谨慎,如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均不能与生石灰同时使用。
2.要对症下药,不要胡乱用药。
3.药物要充分溶解后才能使用,并选择合适容器贮藏和溶解药物。
4.要轮换用药,综合预防,避免单一用药。
鱼类生活在水中,活动不易发现,对鱼病应以预防为主。放养前要清塘、清淤、鱼种消毒;养成期间要搞好食场消毒,注意水质变化和鱼类生长情况,科学投饵,使鱼类既能安全度过高温季节,又能健康快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