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品种。现将其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苗种培育。鱼苗池要彻底清整,面积2~3亩为宜,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培育1尾3厘米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10天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10天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
2.成鱼养殖。①池塘条件。鳜鱼适宜用小池塘养殖,鱼池面积一般为2~3亩,池水深1.5米左右。鳜鱼苗种入池前,要彻底清塘,常用药物为生石灰,每亩施150千克。②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3.3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1000~1500尾。③饵料鱼来源。每亩养鳜池应搭配饵料鱼培育池3亩左右,可放入鲤鱼、鲫鱼或一些繁殖时间较早、繁殖量较大的野杂鱼类。④饵料鱼投饲。要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及天气情况及时投放饵料鱼,最好是3~5天投放1次。⑤日常管理。要保持良好的水质,使水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每两个星期换水1次。
3.疾病及其防治。鳜鱼病害防治工作是贯穿鳜鱼养殖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预防措施上,既要注意消灭病因,切断传染和侵袭鱼体的途径,又要提高鱼体的抗病力,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适宜的养殖环境,水深要随鱼体长大逐渐加至2米左右,pH值调为6.8~7.5,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②饵料鱼处理。饵料鱼除了大小适中、数量充足外,特别要做好饵料鱼入池前的检疫消毒,常用3%~5%食盐水浸洗。③药物预防。鱼种药物消毒方法有3种:一是浸洗消毒法,二是挂篓消毒法,三是挂袋消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