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螯虾作为一个新兴的养殖品种,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尚未发现暴发性、流行性疾病,但在养殖密度较大时,经常出现一些疾病和疑难问题。现将笔者在接待养殖户咨询和帮助诊治虾病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介绍如下:
褐斑病
病虾体表甲壳有斑点状黑褐色溃疡,常卧于池边处于濒死状态。该病因虾体受伤和环境恶化,致病菌感染所致。
防治方法:每年进行池塘清淤,保持虾池水质良好,定期换水或全池泼洒生石灰。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谨慎操作,防止损伤虾壳。发现虾患病时,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二溴海因全池泼洒,待3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硝化细菌1克全池泼洒;每千克在池虾用10毫克~15毫克茶粕液泼洒,促使虾体蜕壳。
黑鳃病
病虾鳃由红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变样,引起鳃萎缩。该病主要由水质污染、霉菌感染所致。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臭氧复合制剂0.5克~0.8克全池泼洒,连续2次,隔3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光合细菌5克全池泼洒;饲料内添加0.2%稳定型Vc,连续投喂7天~10天。
软壳病
病虾体壳薄软,螯足不坚硬,体色不红。虾活动能力不强,摄食不旺,生长缓慢。因池内光照不足,水体pH值长期偏低,池底淤泥过多等造成缺钙所致。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25克生石灰全池泼洒;增加青饲料和骨粉投喂量;饲料中添加0.1%的Vc和鱼肝油等。
烂壳病
病虾体壳和螯壳上有明显的溃烂斑点,斑点灰白色,严重时呈黑褐色。由多种细菌感染所致。
防治方法:定期用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适当加大换水量;饲料中添加1%磷酸二氢钙,连喂3天~5天。
纤毛虫病
虾体表呈灰黑色如绒毛状,病虾反应迟钝,不摄食。主要危害是影响呼吸。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纤虫净0.8克~1克全池泼洒,隔日后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0.8克~1克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螯合铜1.2克全池泼洒。
丝状细菌病
鳃丝上着生丝状细菌影响呼吸功能,使病虾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洁;放养密度切勿过大;适量添加脱壳素;每立方米水体用季胺盐络合碘1克~1.5克全池泼洒。
白斑综合症病
虾反应迟钝,体表出现白斑,胃空无食物。
防治方法:种苗须经过病毒检测;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每立方米水体用溴氯海因0.5克~0.6克全池泼洒;每15天用季胺盐络合碘1.5克全池泼洒。
化肥中毒
虾狂烈倒游或水面蹦跳,静卧池底死亡。
防治方法:立即换水或加注新水。
农药中毒
虾竭力上爬,静卧或立即死亡。
防治方法:酸性农药用生石灰25克全池泼洒;碱性农药用1克食醋全池喷施。
鱼药中毒
虾静卧坡边不停摆动触须。
防治方法:加注新水或开启增氧机。
抽筋症
虾躯体痉挛,弓腰,尾成钩状。
防治方法:保持环境安静;高温季节避免捕捞运输。
"泛塘"
虾向岸边集结缓慢游动。
防治方法: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启增氧机。
青苔问题
影响虾活动摄食。
防治方法:前期适当肥水;用硫酸铜或青苔净控制;人工捞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