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总结小龙虾养殖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近期对城区20多户近千亩养虾塘口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统计,2011年80%的养虾户盈利,平均亩利润750元,最高的达1050元。但也有近20%的养殖户亏损,亏损额最高的几乎血本无归。现就造成养虾亏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供养殖者参考。
一、原因
1、清塘不彻底。
2、池塘条件较差。
3、苗种来路不正宗。
4、饲料质量差。
5、病害防治不规范。
二、对策
1、严格清塘消毒。养虾池每年都要排干池水,清除淤泥,铲除杂草,修补池埂,整理进、排水系。虾池要经暴晒15-20d,至池底表面干硬龟裂。放种前2周,先少量注水,每亩用100kg生石灰溶化后均匀抛撒池底,并使用人工方法在池底淤泥中耙一遍,隔数日进水盖过全部池底,每亩分别用2kg二氧化氯和浸泡的50kg菜籽饼全池泼洒,2-3d后放掉消毒水,晒池3-5d,再经过滤注入新水。
2、改善养殖条件。环境、面积、水深、水质指标等基础条件要符合GB/T18407.4标准。水源无任何污染,水量充足,水质符合NY5051标准,进排水方便。虾池长方形,宽阔向阳,池底平坦,沙质土或壤土。虾生长期间,虾池水质的PH值应控制在7.5-8.5范围内,氨氮0.1mg/L以下,亚硝酸盐0.1mg/L以下,溶解氧5mg/L以上,池底H2S不超过0.1mg/L,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mg/L,透明度保持在25-35cm之间。
3、选购优质虾苗。选购虾苗前要经调查苗场的生产许可证、信誉度和亲虾来源、历年销售的虾苗养殖情况、育苗期间发病用药情况等。虾苗出场前要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测,不从疫区进苗,以防病原带入。同一区域最好放养同一苗场的优质虾苗,切勿放养未经检测的其他虾苗。
4、加强水质管理。养殖期间适当补水和施肥,保持水质有一定的肥度,调节水中藻类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优势种群,并开成一定的数量。每7-10d测一次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指标,如某一个指标不适,需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虾苗放养一个月后,用好微生物制剂,10-15d一次,解除池中有害物质;养殖两个月后需注重改良底质,如使用底质改量剂,开动增氧机增氧等。
5、选好喂好饲料。选择厂家规模大、质量稳定的,适口营养饲料品种,以满足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虾的免疫功能,抵御病原的入侵及环境突变。投喂要坚持多餐少投,每周辅助投喂1-2次鲜活饵料(小杂鱼、螺、蚌、蚬肉等)。并经常周期性地在饲料中渗加免疫多糖、虾多维等、增强抗病和抗过敏能力。
6、科学防病治病。小龙虾病害防治要转变为多方面预防,管理、保健上。养殖期间要坚持早、晚巡塘检查,观察是否有虾病发生,还要了解养殖区附近及周边虾病发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生长期间每隔15-20d,使用1次溴氯海因全池泼洒消毒,也可用生石灰消毒,但用量和次数不宜过多。虾池用药严格执行NY5001和NY5007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