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龟幼龟的饲养技术及管理要点
一、幼龟池建设
采用长方形水泥池,池长6m,宽3m,南北走向。池壁高0.4m-1.0m,顶部向内出檐,内角呈圆形,池底坡度100:10。池底部设排水孔,北部设陆地面积3平方米-6平方米,浅水处为食台。用1.5时潜水泵从池塘吸水。水中放养水葫芦,设置遮阳网。平均每平方米放养10只-12只幼龟。
二、日常管理
1.夏秋季管理
投喂坚持"四定"原则。夏季每天7:00-7:30和18:00-18:30各投喂1次,秋季改为17:30-18:00投喂1次。饲料台设在离岸100m-20cm,离水面1cm-2cm处。饲料为罗非鱼净肉加入甲鱼配合饲料制成25g左右的饲料饼,日投饵量3.5g-10g/只,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
水质管理:以含丰富浮游生物的江河、湖泊及池塘水为水源,水中放养水葫芦。每天下午换水1次。
疾病防治:预防为主,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常见疾病有穿孔病和红脖子病。穿孔病在6月至10月高发,症状为背、腹、裙边出现白点,严重者形成洞穴。治疗:投喂土霉素药饵,揭掉疮痂后涂抹龙胆紫。红脖子病全年可发生,症状为颈部肿胀发红,严重者口鼻流血。治疗: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
2.越冬管理
越冬期从12月底至翌年2月中旬。越冬前在陆地堆积30cm厚消毒河沙,加深水位,准备稻草帘。越冬前加强投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延长投喂期,添加抗生素药物。越冬期间定期换水,注意水温温差不超过2℃。预防老鼠等敌害,可用网片覆盖池面。
三、生长特点
鳄龟生长与摄食量和饵料转换率直接相关。水温29℃-32℃时饵料系数为5;23℃-25℃为9.2;20℃-23℃为10。水温30℃-31℃时日均增重2.3g;22℃-23℃仅为0.21g。越冬后幼龟体重通常减轻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