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老化虾池产量措施

2023-05-09 22:42

1.改善养殖条件

改善池塘养殖条件是养好虾的前提,主要从池塘整治改造和配套增氧入手。老化的池塘淤泥沉积,滋生大量病原体,需彻底清淤、挖深和底质改造。整治时先用高压水枪冲洗池底,配合吸泥浆泵彻底清除淤泥,再挖深去除部分表层硬土,最后每亩用75千克生石灰或沸石粉全池泼洒,减少病原体和耗氧因子,提高水位和放养容量。

此外,溶氧不足会影响虾的摄食和生长,甚至诱发疾病,因此增氧是高产稳产的关键。养殖过程中需保持足够溶氧,既能满足生长需求,又能改良水质。养殖场应配备增氧剂以备急用。

2.采取半精养模式

旧池清整后宜采用半精养模式,合理放养,每亩投放1万~1.5万尾虾苗。密度过高虽能提高产量,但虾生长慢、规格小,养殖难度大。

3.半封闭式控水

海区污染和池塘间交叉感染严重,水源是病原传播的主要渠道。利用20%~30%池塘作为蓄水池,进水经消毒处理后再抽入养殖池,养殖过程中少量添水以弥补渗漏和蒸发,减少病源传播。

4.利用微生物技术

由于换水量少,残饵和粪便积累易导致水质恶化。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培养有益菌群分解有机污物、氨氮等有害物质,抑制有害藻类和致病菌繁殖,维持良好水体环境。

5.病害防治

正常情况下,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内服维生素C、脱壳素、氟哌酸等药物即可。水质恶化或周边池塘发病时,需用活性碘或海因类消毒剂全池泼洒,避免对虾体造成应激。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