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池鱼氨氮中毒药害与泛池

2023-05-11 09:45

池鱼氨氮中毒多发生在连续晴天午后,鱼先是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有时浮出水面,继而呼吸减缓,鱼体仰浮,不久即死亡。药害多与农田施肥、鱼池施药或工厂排污有关,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病虫害流行期间和鱼病流行期间较为严重,死鱼现象白天、夜晚都可发生。发生药害的池塘,鱼类浮头现象不明显,症状表现也因毒物的不同而不同,有的表现为行动迟缓、麻痹、体色变黑,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有的表现为窜游、颤抖、跳跃、挣扎,至昏迷死亡。泛池死鱼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低气压闷热天气、连绵阴雨天气最易发生,并多发生在半夜到清晨。泛池与水质肥瘦、放养密度有关,水越肥鱼越密,则泛池程度也越重。泛池则表现为池鱼分散于全池浮头,嘴一张一合,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严重时在池塘浅水处浮头的鳊、草鱼慢慢地肚皮往上翻,又挣扎着保持平衡,如此反复几次就肚皮朝上死亡。

根据鱼类缺氧窒息的症状,泛池鱼类表现可分为三类:突发性缺氧,水中溶氧极少,鱼类迅速大批死亡。急性缺氧,这是一种生产上常见的浮头、泛塘现象。池鱼先出现呼吸加快、游动活跃、上下跳跃等兴奋症状,接着出现痉挛、横卧不动等麻痹症状,最后死亡。慢性缺氧,症状虽不如上述明显,但易使鱼疲劳,影响生长。

防治方法:易发生氨氮中毒的池塘,高温季节不可施用氮肥,炎热天气需要经常加注新水。同时宜用有机肥做基肥和追肥。对发生药害的池塘,则采取过滤清除毒水,注进新水;测定毒水所含有毒物质,通过施用解毒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解除毒性。泛池防治方法:降低水体耗氧速度,常用的方法有清除池底淤泥,合理施肥投饵,用黄泥、明矾等絮凝沉淀有机物与有害生物等。改良水质,减少或清除有害于呼吸的物质(如浑浊物、CO2、NH3、毒物等),常用的方法有向池中投放石灰、黄泥浆等。提高水体溶氧浓度,可采用向水中投放绿藻种加强水体光合作用等方法解决。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