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虾雌雄鉴别与比例
雄虾个体较大,螯足粗壮,螯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腹部狭小,生殖孔开口于第5对步足基部;雌虾螯足较小,无软疣或软疣颜色较浅,腹部膨大,生殖孔开口于第3对步足基部。雌雄比例为(2~3)∶1或5∶2。
二、繁殖方式
1.人工增殖
(1)池塘准备
每年7~8月份在亲虾投放前15天,应做好池塘清塘、消毒、除野、种植水生植物以及施肥培养基础饵料等工作。池塘消毒一周后每亩施发酵畜粪200~300千克做基肥,进水经60目筛绢网过滤,水深保持1米以上,设置防逃设施。
(2)亲虾投放和培育
7~12月份投放亲虾,每亩投放18~20千克或500尾。亲虾投放后排水至0.5米水深。冬季投放水草和适量施肥,保持池水透明度30~40厘米。翌年3月上旬水温回升后开始投喂饵料。
2.半人工繁殖
(1)育苗池准备
土池长40~50米、宽6~7米,水深1米,设置防逃设施和遮阳架。
(2)亲虾放养与培育
3~4月份每亩投放亲虾60~80千克,或7月上旬投放36~40千克。保持良好水质,定期投喂新鲜水草、豆饼等,每15天换水1次,每20天泼生石灰水1次。
3.全人工繁殖
(1)产卵池
室内水泥池面积40~50平方米,水深0.6~0.8米,设置人工巢穴和沉水植物,配置充气设备。
(2)亲虾投放密度
7~8月份投放亲虾40尾/平方米,雌雄比例2∶1。
(3)投饵与水质调节
每天投喂活饵和植物性饲料,定时加注新水,保持微流水。幼体孵化后投喂单胞藻和轮虫。
三、苗种培育
1.土池培育
(1)培育池
面积1000~2500平方米,水深0.8~1米,设收苗槽和防逃设施。放苗前消毒、施肥,移植水生植物。
(2)幼虾放养
放养密度20万尾/亩,晴天早晨或傍晚放苗。
2.水泥池培育
(1)培育池
室内或室外水泥池,新池需浸泡去碱,旧池用漂白粉消毒。设置水生植物和栖息设施。
(2)幼虾放养
微流水池每平方米放800~1000尾,增氧池放500~1000尾。
(3)水质控制
每天换水50%,保持水温26~28℃,日变化不超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