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建设: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污染的地方建池,可建水泥池或土池。土池应坚固耐用无漏洞,池底铺20~30厘米肥泥。进出水口用铁丝或塑料网拦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
2.清池消毒与铺放秸草捆:放养前2周,每亩用80公斤生石灰干法清塘,3天后每亩施有机肥400公斤。将干燥无霉的玉米秸、稻草等秸秆捆扎成直径40~50厘米的秸草捆,用木棒在草捆上捣眼,以石块作沉石,将草捆平行沉入池底,每亩放15~20个秸草捆,水深保持80~130厘米。
3.投放鳅种:选择健壮、规格均匀的泥鳅种,可用人工繁殖或野生泥鳅。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每亩投放2.5万~3万尾泥鳅种,可搭配少量鲤、鲫、鳙鱼混养,每50~100尾泥鳅种混养1尾其他鱼种。
4.饲养管理:在天然饵料基础上,增投动物性饲料(蛆虫、蚯蚓、鱼粉等)和植物性饲料(麦麸、豆渣等)。每日喂两次,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保持水质"肥、活、嫩、爽",高温季节每隔7天换水一次,每次换50%。发现泥鳅浮头时立即停肥并注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