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期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安全隐患较多。高温不利于鱼类生长繁育,当水温超过33℃时,许多鱼类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此对于集约化养殖的池塘,饲料投喂与管理尤为重要。
一、选择优质饵料
夏季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非常重要。对于同一种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则应增加投喂量。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确保配方科学、配比合理、质量过硬。如果使用鲜活饲料(如小杂鱼虾),应用二氧化氯或高锰酸钾浸泡消毒。
二、把握投喂时间
根据水温情况定时投喂:
水温低于20℃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为上午9时或下午4时;
水温在20℃~25℃时,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及下午5时;
水温在25℃~30℃时,每天投喂3次,时间为上午8时、下午2时和6时;
水温超过30℃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为上午9时。
三、控制投饲数量
盛夏水温超过30℃时,鱼类食欲旺盛,日投喂量控制在鱼类总体重的3%~4%。投喂时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少量多次投喂。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调整,久雨时减少投喂量至正常量的70%,闷热天气进一步减少或停食。
四、把握投喂方法
1.掌握投喂标准,防止剩料;
2.根据不同鱼类调整投喂量与饵料品种;
3.掌握鱼类吃食时间,1小时内吃完需加料,2小时未吃完需减量;
4.观察池塘水色,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时正常投喂,大于40厘米时增加投喂,小于20厘米时减少或停止投喂;
5.投喂时避免一次性倒入,遵循“慢~快~慢”和“少~多~少”的节奏,少量多次。阴天及梅雨季节减少投喂或停喂。
五、搞好饲料管理
1.防潮防霉变:饲料应保存在干燥、通风处,离地面30厘米以上,运输时防雨淋;
2.注意保质期:先购先用,避免使用过期饲料。
六、加强养殖管理
1.调节水质:每7天~10天加注新水,配备增氧机,适时用生石灰调节水质;
2.健康养殖:定期消毒,谨慎操作,合理施肥;
3.病害防治:及时清塘、消毒,发现病害对症下药;
4.轮捕轮放:控制水体载鱼量,捕大留小,适时补放鱼种;
5.坚持巡塘: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质和鱼类活动,及时处理问题,做好防汛、防逃、防偷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