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虾离开母体后,通常在稚虾池内独立生活。在稚虾全部脱离母体后,亲虾被移出,留下稚虾进行培育。稚虾的平均初始体长为0.8厘米,经过15天培育后可达到2.4-3厘米,此时可供养殖户进行成虾养殖。
培育池应选择面积为20-40平方米,水深0.6-0.8米的水泥池,新池需处理去碱。池位置应靠近优质水源,方便注排水,并配备防逃设施。池消毒后施入500kg/亩的发酵有机肥,以培育浮游生物供稚虾摄食,并设置树根、竹筒等作为稚虾的栖息、蜕壳和隐蔽场所。
水质要求清洁,常用河水或井水,并需通过筛网过滤以防止有害生物进入。根据水质和污物情况定期吸污换水,保持水质良好。水温应保持在27℃-29℃之间,变化不超过2℃。溶解氧量需充足,全天充气。pH值控制在7-8.5,偏酸时使用生石灰调节。
稚虾的放养量通常为150-230尾/平方米,确保同日放养的虾苗规格一致,并选择适宜天气进行。放养后第一周投喂豆浆,第二周起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日投饵量早期为每万尾稚虾0.25-0.40kg,以后按虾重的10%投饵。每10天换水1次,每20天泼洒一次20g/m3浓度生石灰水调节水质。经过25-30天的培育,幼虾体长可达3cm,即可转入成虾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