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超高密度控温养殖技术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主要弥补网箱养殖和普通无土流水养殖的不足,其优点在于:面积小(0.45~2平方米);水位浅(5~18厘米);密度大(每平方米放种苗2.5~7.5千克);产量高(每平方米产出50千克左右)。
建池设计选择一块地势平坦、地基扎实的场地,池场面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应在100平方米左右,池场设计为长方形。四周用砖砌实,高70~80厘米,池底用砖和水泥抹平,长方形池场两头砌成高2米左右的圆拱形,然后将池塘纵向用砖砌成若干个面积为1平方米左右,高为30厘米的小池子,每个小池子可用水产专用防水涂料粉刷,既能防止池子渗水,清洁方便,又能使细菌失去寄生场所。每两行池子共一排水管和进水管,排水管用两通的塑料管弯头,弯头口朝上安装在池底的一角,进水管直径为3厘米的塑料管,整体与蓄水池相连,在进水管通过每一池子的初始位置开一出水小孔,在温控大棚的顶头砌一个3~4米、1~1.5米的蓄水池并配备一个抽水泵和一个水位升降接角器,在蓄水池底或池中设计安装一个加温炉(可自行设计)在每个池子中放一块面积0.7平方米,厚度为2厘米的泡沫板,池中进水处不要让泡沫覆盖,让水直接流入池中,温室用木条、竹竿、泡沫、塑料薄膜覆盖。
鳝种放养最佳时机为3月底至4月底,7月上旬至9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以笼捕的鳝苗为最优,凡有外伤感染,肛门红肿,头肿大,粘液脱落的鳝种应坚决剔除,鳝苗体色以深黄大斑为好。特别注意下雨前后3天时间不宜收购鳝种,农田大量喷施农药、化肥时不能收种。
日常管理“养鱼先养水”。高密度控温养殖,水与温度的管理尤为重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是衡量水质的基本条件,黄鳝的日投饵量为体重的3%~6%。鳝鱼吃剩的饵料应尽快捞出,以免污染水体,若饵料吃完后仍有少量黄鳝还在投饵处巡游,说明投饵量过少应适当增大投饵量。要注意观察注排水情况,注排水要均衡流畅,严禁蓄水池断水,待黄鳝正常吃食后要及时驱杀寄生虫卵,同时拌入肠炎平、利胃散,调整胃肠功能增进食欲。每隔半月或天气骤变应及时用免疫王泼洒一次,养殖全过程使用保肝宁、免疫王来提高鳝体的抗病能力和解毒排毒能力,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及时清除残饵和粪便以防水质污染腐败,水温一般控制在25~28℃。夏季温度过高应及时向蓄水池中加注深井水,冬季应注意加温和保暖。病害防治方面与其它养殖模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