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鲳鱼种出池转塘时需注意的问题

2023-05-15 17:01

淡水鲳鱼种越冬技术已被广大养鱼群众所掌握,但越冬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越冬期的鱼种成活率,还在于出池后一个星期内的鱼种是否健壮、安全。尤其是在温泉越冬的鱼种,出池转塘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备储种塘

鱼种出池前,要预先准备好储种塘,面积大小视鱼种数量而定。需按照育种塘的规范进行清塘、施基肥、放试水鱼等工作。水深保持1米左右,确保水质毒性完全消失后,捞起试水鱼方可放鱼种,确保水体环境适合鱼种生长。

二、出池操作

1.避免拉网锻炼:淡水鲳鱼鳞片细小,易受伤,出池前无需拉网锻炼。在运输器具准备就绪后再围捕,围捕后只需歇息1小时~2小时即可运输。过早围捕或吊水时间过长会导致鱼体受伤。

2.选择适宜天气:鱼种出池应在气温、水温稳定的季节进行,选择晴朗天气,避免闷热、阴雨或久阴天气。

3.准备充足网具:淡水鲳鱼起捕率高,需备足围捕网具和吊池,防止鱼群过密诱发缺氧浮头。若吊池不足,需迅速释放部分鱼群,第二天再捕。围捕时使用柔软、光滑的力士胶丝网具,操作要轻柔。

三、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尽量使用水质清新、含有机质少、溶氧量高的江河湖库或清洁池塘水,避免使用温泉水。运输器具可采用帆布桶或水桶,人工挑运可用竹箩,运输密度不宜过大。每桶(底径1.1米、高1米、口径90厘米的帆布桶)可载8厘米~10厘米鱼种3000尾左右。运输时人工增氧动作要轻,鱼种浮面时需立即加水或换水,以免缺氧死亡。

四、转池后管理

鱼种转池后需加强观察其活动情况。若上述工作到位,鱼种一般较少死亡。若出现大批或持续多天死鱼,需考虑鱼病问题,尤其是水霉病的防治。防治方法包括:

1.用0.1ppm~0.2ppm次甲基蓝全塘泼洒。

2.每亩用食盐15公斤加生石灰10公斤全池泼洒。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