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养殖常见病之一点红防治技术介绍

2023-05-15 16:34

黄颡鱼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是一种小型名优淡水经济鱼类。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稳中有升,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但随着养殖密度提高,病害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中一点红病成为主要威胁。

发病情况和症状:

病鱼头部出现溃烂、红肿、穿孔,鳃丝充血,鳍条基部充血,表现为离群独游或头朝上尾朝下悬垂水中。体色发黑,腹部膨大,病程较长但死亡率高。

发病原因分析:

1.高密度养殖导致水质恶化,鱼体长期缺氧

2.pH值偏低的水环境

3.缺乏预防措施,天气骤变时易暴发

4.投喂管理不当造成二次污染

致病菌主要为迟缓爱德华氏菌,该菌在免疫力低下时引发病变,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褐色浸润损害及鼻中隔穿孔。

防治措施:

1.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2.彻底清塘消毒,高温季节加强水质管理,可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3.定期检查,谨慎用药(避免使用硫酸铜、敌百虫等敏感药物)

4.增强鱼体免疫力,选择优质饲料并添加维生素类

治疗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氟苯尼考、磺胺类、头孢类等),配合外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消毒。建议先作药敏试验确定敏感药物。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