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能达到商品规格,群体产量高。因大规模人工养殖有一定难度,混养已势在必行。混养黄颡鱼优点:可摄食低值小杂鱼虾、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提高净产量;摄食水体寄生虫减少病害;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每亩增收数百元。
成鱼池混养
主养四大家鱼或鲤鲫鱼、罗非鱼等均可混养。亩放40-50尾(3-4厘米/尾),亩增收5-8公斤。
亲鱼池混养
繁殖结束后亩放40-60尾(2-3厘米/尾),亩增收6-10公斤,还能清除争食野杂鱼。
成蟹池混养
水草覆盖率50%的蟹池,亩放30-50尾(3-5厘米/尾),亩增5-10公斤。
河沟混养
利用天然饵料,亩放40-60尾(2-4厘米/尾),亩增6-12公斤。
大水面混养
亩放40-60尾(3-4厘米/尾),亩增8-15公斤,不另投饵。
注意事项
1.保持溶氧充足,高温季节勤换水。
2.合理密度(30-60尾/亩)和规格(3-4厘米)。
3.不宜混养其他肉食性鱼类及虾类。
4.饵料不足时可补投小杂鱼或专用饲料,夜间投喂为主。
5.蟹池需保持足量天然饵料,预先投放螺蛳、繁殖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