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欧亚种葡萄病害防治技术

2019-05-25 08:31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兴起红地球葡萄栽培热潮,欧亚种葡萄开始在南方地区引种试栽。但由于南方温湿气候,特别是萌芽期和花后幼果期的梅雨季,病害防治成为栽培最大困难。本文围绕病害防治和增强植株抗性,提出以下技术要点:

一、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欧亚品种

欧亚品种整体抗病性弱于欧美种,但品种间存在差异。选择品种时除考虑结果性、品质和贮运性外,还要关注其抗病性。上虞地区栽培实践证明,无核白鸡心、美人指等品种对黑痘病抗性差,但对霜霉病、炭疽病等抗性与巨峰系品种相当。

二、选择适宜架式

平原地区推荐采用大棚架,其优势在于:1.有效减少雨水冲刷,降低发病率约30%;2.便于调控树势;3.克服篱架栽培导致的植株上下部营养失衡问题。但需注意大棚架前期投入较高。

三、强化栽培管理

1.科学施肥

减少化肥使用,增加有机肥(如棉菜饼)施用量

避免过量施用化肥导致植株抗性下降和生理病害

2.病害防治

关键防控要点:

芽后绒球期喷3-5度石硫合剂

显花期始重点防治黑痘病,5天喷施一次大生或福星

雨后立即补喷(枝叶干燥后)

5月起防治霜霉病(甲霜灵类)、炭疽病(菌百克等)

后期可选用波尔多液等铜制剂

3.果实套袋技术

花后10天完成套袋

套袋前喷施杀菌剂防炭疽病、白腐病

红色品种成熟前1周除袋

4.合理控产

严格控制产量,保持树势强健,避免因超产导致抗性下降。

南方地区适度发展欧亚种葡萄具有良好经济效益。除设施栽培外,通过抓病害防控、增强树体抗性等措施可实现成功栽培。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