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腐败病(黑腐病,细菌性叶斑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田间植株一般从莲坐期开始发生。常见症状是植株病情由外向内发展,外叶上叶柄基部与根茎交界处先发病。初成水渍状,肉质茎染病后,受害处先变浅绿色,后转为蓝绿色至褐色,从近地面处脱落,全株矮化或茎部中空;外叶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或阴雨天尚可恢复,几天后外叶平贴地面,不再恢复。病叶瘫倒在地露出心叶,叶柄、茎基部、心髓组织腐烂,充满白色和黄褐色粘稠物,臭气四溢,茎基部变褐色腐烂,并伴有恶臭。
莴笋腐败病主要为害肉质茎,也为害叶片。肉质茎受害时,病斑呈纺锤形,稍凹陷,浅绿色,后转为蓝绿色至褐色,病部软化,植株塌陷、萎蔫,最后枯死。叶片受害时,常在叶缘处产生淡褐色“V”字形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