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均属于种传、土传维管束病害,为系统性侵染,都是通过种子、土壤、病残体传播,种子萌发时侵人,维管束变色,叶部表现症状。棉花粘蒸病症状主要是叶片黄化、枯斑、皱输,资基病症状是从叶缘失零到掌状枯焦。棉花枯委病6-7月为发病高峰,黄萎病7-9月为发病高峰。两种病原菌的生活习性相似,都是土壤习居菌,都能在土壤中过腐生生活,病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都有多种形态,即菌丝、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和拟菌核,在没有寄主的情况下能在土壤中存活8~10年。病菌的传播途径相同。两种病的初侵染来源都是由种子带菌作远距离传播,通过病残体和土壤带菌作近距离传播。侵染途径相同。都是直接从根部或根毛侵人寄主,或由根部表皮的伤口侵入,然后以菌丝在维管束内从下向上繁殖、扩展与蔓延,进行系统侵染,使维管束堵塞,变色,阻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造成叶片萎蔫,植株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