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的初期,大约有93%会出现子宫细菌污染,但大部分污染都能够被机体自动清除,据报道,奶牛产后46~60天左右,子宫感染率能够降低到39%左右。然而,当奶牛发生难产、子宫迟缓、胎衣不下和医源性感染阴道炎时,会增大子宫炎的可能性。奶牛由于子宫积水或者产双胎时,导致子宫明显扩张,或者由于发生难产而导致产道经受物理性损伤,都可能引发子宫炎症。
重复使用产房而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在无顶或有粪沟的圈舍中分娩,在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加重的强制性圈养期间进行分娩,都有可能促使奶牛发生子宫炎。此外,奶牛饲养管理条件较差,助产时没有保持良好卫生,人工输精没有进行严格消毒,也能引发子宫炎症。另外,奶牛在极热、极冷以及北方气候寒冷的季节,在进行常规舍饲方式刚开始的几个月,发生子宫炎的机率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