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病害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太平农场的调查显示,养蟹稻田水稻纹枯病发病率高达100%,造成亩产减产88-100公斤,严重影响稻田养殖业发展。
【发病原因】
纹枯病属于高温高湿病害,适宜发病条件为气温22℃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25-30℃高湿环境发病最重。稻蟹稻田特有的生态环境:较深水层(10-30厘米)、倒伏严重、通风透光差、湿度大,为病害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防治措施】
1.减少菌源
(1)春季灌水后整地时打捞菌核和浪渣,带出田外深埋或晒干烧毁
(2)及时清除田内和田边杂草
(3)病稻草必须充分腐熟后才能还田
2.品种选择
选用抗倒伏、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减少深水条件下的倒伏风险。
3.栽培管理改进
(1)施肥管理:以基肥为主,增施有机肥;追肥宜早,在6月10日前完成,与蟹苗投放期错开
(2)水分管理:四周开挖30cm深、50cm宽的蟹沟,满足晒田需求同时提供河蟹栖息场所
4.药剂防治
(1)防治时机:分蘖末期穴发病率达5%以上,或拔节至孕穗期发病率15-25%
(2)用药方法:分蘖末期至齐穗期喷施两次,间隔10天,每亩用5%井岗霉素150毫升兑水100公斤喷雾
(3)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且对河蟹生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