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泥鳅优点甚多:第一是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直接提高经济效益;第二是生态效应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泥鳅可直接吃掉水中的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虫害的部分功能,节省农药,减少了粮食污染。
泥鳅喜栖息于底层腐裂土质的淤泥表层,除用鳃呼吸外,能用皮肤和肠道呼吸。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喜夜间觅食,以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草嫩叶以及硅藻、蓝藻等为食。泥鳅是温水性鱼类,其生长水温为15℃~34℃,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
稻田养殖泥鳅,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稻田,并在稻田四周建设起80厘米高的防逃墙。沿田埂修一20厘米宽的台阶,田的四周及中央挖一"田"字形水沟。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各1处,管口均用细密铁丝网拦截。
秧苗返青后,亩放3克~5克/尾规格的鳅苗2万~2.5万尾。养殖过程中要及时、少量、均匀地追施有机肥,保持水体呈黄绿色。应投喂人工饲料,如豆饼、蚕蛹粉、米糠等。7月~8月是泥鳅生长的旺季,9月~10月份以植物性饲料为主。
日巡田两次,检查防逃设施,防止天敌入侵(如水蛇、鸭等),观察泥鳅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严禁含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
捕捞方法:一是冲水捕捞;二是饵料诱捕;三是干田捕捉,慢慢放干田水,使泥鳅集中到沟土裸露处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