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技术措施帮助鱼苗度过寒冬

2023-05-02 19:54

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培育鱼种和鱼种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水产养殖者全面掌握。其实搞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结合实际需求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有效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

适当投食保膘

温水性鱼类在水温下降到10℃左右时食欲会受影响,但消化机能并不很弱,仍有一定的摄食需求。当水温降到7℃时,鲢、鳙鱼还会少量滤食,草食鱼类也会摄食水面青料(如白菜叶);水温降至4℃时鱼种才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在降温初期仍需适当投喂。

合理控制放养密度

随着水温下降,鱼类活动量和耗氧量也随之降低,越冬鱼种密度可适当大于饲养期。但需根据不同品种、规格的耗氧情况进行调整:

1.当水中溶解氧降至3毫克/升时为警戒值

2.冬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最好保持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

3.水源条件好、池底淤泥少的池塘可适当多放

4.水深1.5米以下、鱼种规格13-20厘米且进水困难的池塘,放养量应减少约20%

有效保持水温

温水性鱼类在水温1-0℃时会进入麻痹状态,0.5℃以下可能导致死亡。应确保越冬池水温维持在4℃以上。在严寒季节可采取以下保温措施:

1.加注新水提高水温

2.水面撒放稻草保温

3.池塘北面搭建挡风屏障

4.池边适量施放猪、牛粪(在严寒前完成这些措施)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