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春季鱼塘管理,不仅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在具体操作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鱼塘放养要合理
根据当地饵料和水质条件,确定主养品种。精养鱼塘一般每亩投放1500尾~2000尾,粗养鱼塘每亩放养500尾~1000尾。在放养过程中应把好以下几关:
1.清塘消毒关。抽水干塘,清除过多淤泥,修整塘基、进出水闸。之后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和茶麸60千克,打碎浸水48小时后,全池泼洒。
2.鱼种消毒关。鱼种下塘前,应先用10ppm漂白粉或8ppm硫酸铜浸洗20分钟左右,或两种药物同时并用。
3.鱼种放养关。鱼种放养应选择晴天气温高时进行,切忌雨雪、刮风天气放养。
二、提高水温要及时
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6米~0.8米,以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勤注水。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
三、水质调节要适宜
开春后,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生物饵料开始大量滋生。如果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入20厘米深的新水,并每亩水面用20千克~30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水质清瘦时,适当施腐熟有机肥,以保持中等肥度水质,水质透明度以30厘~40厘米为宜。
四、投饵施肥要科学
鱼种开食时应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施肥:鱼种苗下塘前7天,亩施250千克~350千克发过酵腐熟了的人粪尿;或亩放尿素2.5千克、过鳞酸钙5千克,培育浮游生物。
2.投喂:及时投喂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当鱼塘表层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类开始少量摄食。开食的具体做法是:当鱼塘表层水温达3℃时,每周投饵1次;晴暖天气当鱼塘表层水温升到10℃时,需每天或隔天投饵1次。每次投饵量为夏秋季投饵量的1/6左右,或以3小时~5小时吃完为度。
五、鱼病防治要重视
加强鱼类的前期饲养管理是增强鱼类抗病能力的有效途径。春季每半个月亩用生石灰20千克化水泼洒,或用1ppm漂白粉消毒杀菌。如果出现寄生虫,可用0.7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含剂(5∶2)化水泼洒。鱼池早春注水时,应尽量注入冬季蓄水。春季鱼池常发生的鱼病主要是水霉病,可用食盐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浸洗鱼体进行防治。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也时有发生,可用0.7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