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暴雨导致外湖水位上涨,多地鱼池受损,跑鱼逃蟹现象频发。为减少损失,提高鱼池利用效率,可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一、核查鱼塘存量
对于发生漫水的池塘,应及时拉网检查,确认鱼蟹剩余数量。数量较少的塘口可与其他池塘合并。
二、水体消毒
洪水消退后,使用溴氯海菌、二氧化氯或漂白粉等对水体进行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三、彻底清塘
对鱼蟹严重流失的池塘,拉网并塘后抽干池水,每亩撒施生石灰100公斤(化浆泼洒),清除敌害生物和野杂鱼。
四、清池后补救方案
1.培育鱼种
每亩放养夏花鱼种6500尾(异育银鲫3500尾、鲢鱼1500尾、鳙鱼500尾、草/鳊鱼1000尾),年底可产200-250公斤一龄鱼种。
2.养殖成鱼
每亩投放夏花鱼种1230尾(异育银鲫800尾、鲢鱼250尾、鳙鱼80尾、草/鳊鱼100尾),年底产量约200-300公斤。
3.养殖青虾
每亩投放4000-5000尾规格2-2.5厘米的虾苗,年底产量达75-100公斤。
4.养殖幼蟹
每亩放养五期幼蟹800-1000只(规格1600-2000只/公斤),套养异育银鲫夏花200尾、鲢鳙鱼夏花150尾及抱卵青虾0.5公斤,年底可产成蟹30公斤、成鱼50公斤、青虾3-5公斤。
五、轻度受损鱼塘调整
1.成鱼塘
补放异育银鲫夏花1000-1500尾、鲢鳙鱼夏花800-100尾、抱卵虾0.5-1公斤。
2.蟹池
补充五期幼蟹400-600只(规格1800-2000只/公斤)、夏花鱼种500-600尾及抱卵虾0.5-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