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池塘防除害藻技术

2023-05-18 10:29

在池塘养鱼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鱼中毒死亡,可使池塘养殖经济效益降低15%~20%。现将养殖池塘中几种主要害藻的综合防除技术介绍如下。

一、水绵、双星藻、转板藻

多在天气转暖后,在鱼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形成团团乱丝,鱼苗鱼种误入其中往往被缠绕而死。另外,大量乱丝漂浮在水中,严重影响浮游生物对光的吸收和水温的提高。

放养前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水绵等发生后用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使池水中硫酸铜浓度为0.7毫克/升;或用草木灰扬撒于青泥苔上。

二、水网藻

多发生在较肥的浅水鱼池中,因藻体结集后形如网带,幼小的鱼苗误入网中很难复出。

放养前用生石灰干法清塘。如水网藻发生,泼洒硫酸铜使池水硫酸铜溶液为1.5毫克/升浓度杀灭。

三、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

多在高湿季节发生,特别是水温28~30℃、pH值8.0~9.5时生长最快。藻类大量死亡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当生长过盛时会导致水中溶氧不足。

放养前池底每亩施基肥500~1000公斤;高温季节经常换新水。如发生湖靛,用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

四、多甲藻、裸甲藻

多发生在含有机质多、硬度大、呈微碱性的高温水体中。死亡后产生甲藻毒素使鱼中毒死亡。

发生前经常更换新水。发生后每亩用生石灰15公斤提高池水的pH值,或使用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

五、小三毛金藻

能分泌使鱼中枢神经中毒的毒素。数量超过3000万个/升时会引起鱼类死亡。

发生前施有机肥和磷肥培肥池水。发生后用新水换出金藻蔓生的池水,再用磷肥和粪肥调节水质;或泼洒硫酸铜抑制金藻分泌毒素。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