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生活习性
脊尾白虾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能在盐度不超过32‰、水温2℃-35℃范围内存活,甚至可耐受-3℃低温,冬季有钻洞冬眠习性。在咸淡水中生长最快,但对低氧敏感,水体溶氧低于1mg/L时易死亡。其食性杂而广,对蛋白质要求不高,动植物饵料和低档颗粒饲料均可投喂。繁殖能力强,雌虾可连续产卵,养殖池内繁殖盛期为4-6月和8-9月,5-6月为高峰期。生长周期短,5cm以上规格仅需2-3个月,一年可多次起捕。
二、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选择无污染、淤泥沙底质的15-25亩池塘,配备独立进排水系统。塘内设环沟,滩面水深1.5-2米,环沟水深2.5-3米。
2.水质管理
保持透明度20-30cm,前期可不投饵。定期维护底质,调节水体菌相藻相,清除有害藻类,保持"肥活嫩爽"水质。
3.种虾放养
规格200尾/斤(体长5-7cm),密度2-3斤/亩(1.5-4斤/亩范围)。选择黄绿、嫩绿或茶褐色水体(透明度30-40cm)时投放,最佳时间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8月可补苗。
4.日常管理
(1) 投喂管理:以小麦长颗粒为主,8月后补充小杂鱼。早晚各一次,早上投30%-40%,傍晚60%-70%。
(2) 水位调节:保持1米水深,高/低温期升至1.2-1.5米。小汛期补水,大汛期换水(3-4天换10%-20%)。
(3) 环境维护:定期解毒、增氧改底,保持良好生态环境。
(4) 病害防控:以生态防病为主,通过调水改底等预防措施,前期可投放EM菌改善底质。
三、成虾捕捞
达到5cm以上即可上市。采用放水收虾、拉网或地笼等方式捕大留小,确保有足够亲体维持繁殖,实现持续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