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孢子虫病是鲤鱼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场也时有发生。由于粘孢子虫寄生在鱼体皮肤上形成大小不同的瘤状胞囊,孢壳对孢子虫起保护作用,一般外用药物很难渗入胞囊内杀死虫体。
1 病症与病原
1.1 病症
在被粘孢子虫寄生的鱼体上,形成灰白色点状或瘤状等大小不同的胞囊,随着病情发展,胞囊变大、数量增多,影响鱼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
1.2 病原
常见的有野鲤碘泡虫、椭圆碘泡虫、鲤单极虫和中华尾孢虫等。
2 流行与病因
每年5-9月是发病旺季,高密度养殖商品鲤鱼的池塘发病较多。发病原因:一是老池塘淤泥太厚,清塘不彻底;二是鱼种携带病原。
3 预防与治疗
3.1 预防措施
a)冬季干塘,清除淤泥,曝晒池底;
b)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c)鱼种用0.3g/m³晶体敌百虫浸泡消毒;
d)每半月用0.5g/m³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3.2 治疗方法
a)每吨饲料添加90%晶体敌百虫700g,连喂10-15天;
b)后将剂量减至500g/吨,喂至胞囊消失;
c)发病严重时配合0.5g/m³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3天。
经实践验证,采用内服晶体敌百虫可有效治疗鲤鱼粘孢子虫病。添加量需严格控制,每吨饲料700g为治疗量,500g为预防量。该方法仅适用于鲤鱼和草鱼,不适用于敌百虫敏感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