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时胎儿背部未朝向母体背部,称胎位不正。分娩时最常见的是胎儿两后肢先露出产道,呈仰卧姿势的倒生胎位。倒生胎位救助之前,先准备好直径2.5厘米、长60厘米左右的木棒和棉绳1根,产道及子宫内涂上充足的润滑剂(植物油或液体石蜡)。将胎儿两后肢尽量拉出产道之外,并在两跗关节之间插下木棒,用绳做8字缠绕固定,再将其适当推入子宫。术者根据胎位不正的情况,将木棒向现有的胎位相反方向扭转,使之成为正确胎位,并顺势拉出胎儿。凡是倒生的胎儿,不要急于将胎儿拉出,先将胎儿缓慢地推回腹腔,进行整复,通过推回的活动,采取正位矫正,这时助产人随着胎儿回腹,将手伸至其腹下,握住脐带根部,随着推动换位。只要胎儿正位了,就能安全如果经整复换位了,胎儿露出外阴,应立即拉引助产,减少娩畜的阵痛和娩出的乏力。胎儿产出后,迅速除去口、鼻内的黏膜,以利胎儿的呼吸,然后断脐消毒。胎儿接生完毕后,将仔畜置于母畜的身旁,舐毛站立,扶助仔畜诱导辅助吸吮初乳,完成助产工作。